當前,新冠疫情依舊在全球范圍肆虐,特別是最近廣州疫情的又一次爆發,更讓兒童的防護問題成為整個社會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而現實情況是社會各界特別是孩子們的家長,對于兒童應該選擇什么樣標準的口罩問題依然模糊不清……
曾幾何時?大家還記得嗎?媒體上報道的小學生因為佩戴了錯誤的口罩,導致猝死的事件,讓人無比心痛……
今天,小編特意采訪了廣州口罩優秀企業雷諾醫療CEO葉海濤,讓他給孩子的家長們科普一下:兒童為何不宜帶小號的醫用外科口罩?
首先,兒童還處于生長發育期,特別是心、肺的發育不成熟,頭部尺寸和呼吸系統與成人均有很大差異;
其次,細心的家長們還會發現孩子的呼吸次數(頻率)比大人快,而且在不同年齡組呼吸頻率也不同,年齡越小,呼吸次數越快,幼兒1-3歲:24次/分鐘;
4-7歲:22次;8-14歲:20次/分鐘;成人8-20次/分鐘。
同理,兒童對氧的需求量也是如此,年紀越小,需求量就越大。
抖音上,有這么一組有趣的測試,當摘下口罩的那瞬間,寶寶們齊刷刷地張著大嘴巴……
這種情況正是因為家長們給自己的孩子選擇了不合國家標準的兒童口罩而導致寶寶們的吸氧量嚴重不足,所以孩子們才會張大嘴巴拼命呼吸以增加攜氧量。
如果孩子們長時間佩戴這樣的口罩,可能會對寶寶心、肺功能及腦部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許多家長給孩子選擇了沒有過濾效率的棉布口罩(下圖左1),或者用普通的成人外科口罩在耳帶上打個結(下圖右1)
就給孩子佩戴上了▼
這些行為無形讓孩子暴露在病毒之中,非常危險。
還有些家長認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口罩就是醫用外科口罩……
但他們并不知道,如果孩子們長期佩戴這種小號的醫用外科口罩,會出現無緣無故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降……輕則頭暈腦漲,重則缺氧暈厥。
正因為很多家長們存在這樣的認知誤區,國家在2020年5月6日,由市場監督總局(標準委)緊急發布了GB/T38880-2020《兒童口罩技術規范》的公告▼
《兒童口罩技術規范》明確規定了兒童口罩的基本要求、外觀質量和測試方法,同時提出了19項主要性能指標,以安全為前提,以防護和舒適為目標。
顯然,兒童口罩的制定標準明顯高于成人醫用外科口罩,我們取其中幾組最關鍵數據做對比▼
首先,對比它們的安全性,細菌過濾效率與外科口罩一樣≥95%,而顆粒過濾效率則高于醫用外科口罩3倍,但壓差(通氣阻力)卻只有外科口罩的一半。
意思是戴2只兒童口罩比戴1只醫用外科口罩還要透氣舒適!
其次,還有部分家長認為,N95的口罩比醫用外科口罩的防護效果更好。其實,N95口罩作為世界上最高防護級別的口罩之一,也是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佩戴的,
長時間佩戴N95的口罩也會造成兒童心、肺功能的損傷,嚴重的則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都想把家里的小號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替換成兒童口罩,但小編在這里還是要再次提醒家長們不是所有兒童口罩都是符合標準的「兒童口罩」。
市場上的兒童口罩,種類繁多、品質良莠不齊,有的是“縮小版”的醫用外科口罩,執行標準是YY0469-2011,有的是“縮小版”的KN95,執行標準是GB2626-2019。
只有外包裝上印有執行標準為:GB/T38880-2020才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兒童口罩。
視頻中提到小尺寸的口罩不一定就是兒童口罩,不合格的兒童口罩輕則造成皮膚過敏,重則會導致兒童心、肺功能不可逆的損傷!
我們在XX上看到的銷量靠前的兒童口罩也不符合國家GB/T38880-2020兒童口罩標準▼
所以寶媽、寶爸們在給寶寶選擇口罩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留意口罩的執行標準GB/T38880-2020,并不是尺寸小的就是兒童口罩!
符合標準的口罩,包裝上會明確標注上兒童口罩的執行標準
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里,希望家長們以后不會再踩坑了,請趕快翻開你的囤貨,趕緊把那些不合格的兒童口罩都清除掉吧!